机械-制药业的商机与挑战(下)
中央招标采购药品降落药品价格 中国于2000年开始通过中央招标进行药品和试剂的采购。但是,这1举措还没有成为医院购药的主要渠道。自1997年以来,国家计委已10次下调了200多种集中管理药品和试剂的价格。根据国家计委下调药价的政策,降落药品价格实际上指的是降落零售价格。出厂价格未予调解。但是,这政策在实行时出现诸多困难,几近所有药品和试剂均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。药品市场实际上就是买方市场。零售价格下调使医院和经销商的利润减少,这利润损失一定转嫁给生产商,致使企业降落出厂价格。因此,终究蒙受损失者仍然是生产企业。 在全球市场的定位 药品生产大国 200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突破3680亿美元,中国制药企业的销售收入达1750亿元人民币(折合210亿美元),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.7%。制药业有这样的说法,“中国是1个制药大国,但其实不是制药强国。”所谓制药大国指的是化学原药。目前,中国能生产24类1350种原药。2000年,全国化学原药产量总计达24万吨,生产能力名列全球第2违章厂房能强拆吗,仅次于美国。 新药开发严重不足 迄今为止,中国只有两种国际认证的革新药品:Arteannuin和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。97%以上的化学药物属仿制品。 中成药难于出口 中国多是唯1给予中成药认可地位的国家。虽然中成药在日本、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已有1定市场,但是并没有主导地位。中成药打入欧洲和美国市场也是以“食品添加剂”的名义,而非药品。草药在全球市场的年销售额为160亿美元,中国仅占3%的市场份额违章建筑强制拆迁合法吗,而中药原料在中药出口中只作为大宗货物,中成药出口所占比例很低。2000年,中药原料出口占总出口的64.7%;中药出口1直在5亿美元左右波动。中成药出口的主要障碍是技术难关。根据经济发达国家药物管理法规规定,中成药不可能以药品和试剂的情势出口。即使以“食品添加剂”的名义出口,中成药仍然面对着含杀虫剂和金属含量太高的问题。 入世后制药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对制药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,即:关税和知识产权。 中国制药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当薄弱。加入世贸以后,药品和试剂的平均关税税率将从现在的9%降落至4.2%,价格下调不超过4%关于政府强拆违反物权法吗,这对进口药品和试剂价格的影响很小。 多年以来,国内普通药品市场1直承受着供大于求的考验。剧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利润微薄。由于生产本钱高且无价格优势,因此,国外制药企业将不会打入普通药品市场,与中国企业展开价格战。 目前,中国已有1000多家外资制药企业。世界10大制药企业已开始在中国投资。外国药品主要以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情势落户中国。目前,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和进口药品充斥中国市场。在2000年,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及进口药品分别占有30%及23%的市场份额,显示中国企业已预先适应了与国外企业的竞争,因此,中国加入世贸不会对中国制药企业造成过大的影响。